生態環境部組建1年間,一個排污口由多個部門監管的局面正在改變——自從去年機構改革大幕拉起后,由生態環境部門主導的“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城市和農村”系統性治水格局逐漸形成,治水成績可圈可點。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自去年3月組建以來,生態環境部部署了2020年年底前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七大標志性戰役,涉及水污染治理的有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
截至2018年年底,36個重點城市的1062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實現攻堅戰年度目標;保護老百姓水缸子的水源地整治攻堅戰也圓滿收官,276個地市的1586個水源地存在的6251個問題只剩9個。
張波透露,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前,全國2411家涉及廢水排放的工業集聚區中僅有不到60%安裝建設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成率達到97%?!皟H僅兩年時間,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環境明顯改善,讓工業城市污染治理得到扎實的支撐?!彼f。
今年也是新修訂《水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的第二年。張波強調,2019年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年,未來要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提速長江經濟帶和環渤海區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張波以“打黑、消劣、治污、保源、建制”10個字概括今后水污染防治的規劃。力爭通過兩年努力,消除地級城市建成區90%以上黑臭水體;到2020年,長江流域和環渤海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V類國控斷面;開展長江“三磷”(磷礦、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保護飲用水水源(保源),全面開展“千噸萬人”(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源調查評估,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鄉鎮級水源地排查整治;面向“十四五”,建立健全流域生態環境綜合管理體系。
就“白洋淀水污染治理進展情況”問題,張波表示,白洋淀地處雄安新區,保護好白洋淀對雄安新區建設千年大計意義重大,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和河北省政府都對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非常重視。他介紹,近年來,河北省開展了白洋淀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梳理白洋淀的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
今年1月印發的《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018-2035年)》,明確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目標。到2022年,白洋淀環境綜合治理取得顯著進展,生態系統質量初步恢復;到2035年,白洋淀綜合治理全面完成,淀區生態環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態系統基本恢復;到本世紀中葉,淀區水質功能穩定達標,淀區生態系統結構完整、功能健全,白洋淀生態修復全面完成,將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III—IV類。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