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中常見的異?,F象
1. 活性污泥顏色: 污水中色度不大時,為黃褐色. 有些受污水色度而變化. Eg:印染廢水常是黑褐色. 若顏色有變異,如變成灰色說明運轉不正常.
2. 污泥絮體 若生物氧化正常情況下,測定SV時,混合液體在量桶內兩分鐘(甚至數秒鐘)就凝聚成絮體下沉.
3. DO 良好的活性污泥需氧量大,取樣后混合夜的溶解氧很快消失.即使充氧飽和數分鐘也就消耗了,而失去活性的污泥經過數分鐘也不會消耗,此時用顯微鏡檢測生物相,原生動物有萎縮變異.
4. 污泥膨脹 污泥結構松散,污泥體積指數SVI上升,顏色變異,混合夜在量桶渾濁而不下沉,含水率上升,往往排泥也降低不了污泥體積等現象,說明污泥已經膨脹. 膨脹的原因:一般絲狀菌繁殖所引起的.生物氧化使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若供氧量不足,則分解產物是有機酸和有機醇,利于絲狀菌繁殖,絲狀菌的含N量比菌膠團低,表面積大,在N不足的情況下,絲狀菌可以繁殖.另外夏季溫度高,PH值較低,溶解氧不足或曝氣池內循環不好,部分缺氧或者有過多的短流,以及超負荷等也會引起污泥膨脹. 解決的方法:除因水質發生變異和活性污泥中毒外,可從充氧量和含N量著手.如充氧量不足,則可以加大或使一部分污水從安全出口排出,以減輕負荷.夏季需氧量較大,可以適當降低污泥濃度:必要時還可以停止進水,將沉淀池的污泥抽回曝氣池悶曝一段時間.若PH較低,可投加石灰等調節.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幫助菌膠團生長,或投加漂白粉,抑制絲狀菌生長繁殖. 總之,運行中要根據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適當措施.
5. 污泥解體 混合液渾濁而污泥松散,絮凝體微細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渾濁,處理效果壞等. 原因:a.過氧化(充氧量過大,負荷低,污泥氧化超過合成,一部分被氧化成灰分,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營養的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縮小質密,SVI降低. b.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微生物受到抑制或傷害,凈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造成污泥活性下降或喪失. 解決的方法:先通過顯微鏡觀察產生的原因,當認為是曝氣量過量時,應對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氣量和排泥狀態加以調整,根據SV,MLSS,DO等多項指標決定調節量.如果污泥解體是水質問題,應該考慮這是工業污水混入的結果,需查明來源,按國家排放標準,責成其加以局部處理.
6. 污泥上浮 發生在二沉池,一般有三種現象: a.污泥脫N(反硝化)或者是污泥腐化,成塊上浮. 原因a1: 曝氣池內污泥齡過長,污水在曝氣池氧化進入硝化階段.污泥在沉淀池中耗盡溶解氧后,就向氧的化合物硝酸鹽奪氧,轉化的氣態氮使3污泥減輕,而上浮.其產生的原因是溶解氧<0.5mg/l,或靜沉時間過長 SLOVE1: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時排出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濃度,縮短污泥齡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進行到硝化階段.
原因a:污泥腐化造成的污泥呈塊上浮是由于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因厭氧而產生沼氣CH4和H2S氣體而使污泥呈塊上浮.它與污泥脫氮上浮不同,污泥呈黑色糊狀,產生惡臭.這種現象一般只是發生在池子構造上的四角地區. SLOVE2:消除二沉池的四角地區:加大池底坡度或改進池底刮泥設備;及時排泥.成塊上浮的污泥可以用高壓水沖碎,氣體飄逸出后可下沉. b.污泥顆粒細小分散上浮,然后在池面成片凝聚. 原因:可能是受水質影響,氣泡不能在中心除盡,使氣泡附著在沉淀區泥上,造成污泥上浮.這種現象在印染廢水中常見,一般在PH>12時發生.嚴重時污泥覆滿池面,但鏡檢原生動物還很活躍,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劑所引起,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使更多更細的氣泡浸入水中.可用高壓水沖碎池面及成片聚集的上浮污泥,使污泥下沉. c.污泥大量上翻流失.
原因:此種現象情況比較復雜,如沉淀區上升流速過大,進水溫差較大,發生異重流和對流等.跑泥嚴重時可暫停進水若系上升流帶大而引起,可適當降低濃度,或擴建沉淀池解決。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