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指導和支持做好響水特大事故環境應急工作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在去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負責全國固體廢物、化學品、重金屬等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向大家介紹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先通報近期生態環境部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指導和支持做好響水特大事故環境應急工作江蘇響水化工園區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事故發生后,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李干杰部長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協助支持地方做好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切實防范事故次生環境災害。3月26日至27日,李干杰部長赴響水特大爆炸事故現場,聽取事故處理情況匯報,察看了解環境應急情況,慰問一線工作人員,并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防止次生災害,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翟青副部長帶領工作組于3月21日晚抵達事故現場,當即成立綜合、監測、專家、后勤保障4個工作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國家、省、市、縣四級生態環境部門應急處置力量,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監測,全面掌握污染狀況,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組織專家優化環境應急監測方案,指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調動全省監測力量馳援現場,掌握特征污染物和污染范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通過兩微一端及時發布事故應急監測最新進展,暢通信息渠道,充分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
二是指導和支持封堵園區河道,嚴防污染水體進入灌河。通過現場排查,工作組與當地有關部門確認,決定對化工園區內新民河、新豐河和新農河三條入灌河河渠進行封堵,通過筑壩攔截的方式,在園區內形成約3.5平方公里的封閉圈,防止污染廢水向南部河網擴散。
三是指導和支持現場各類污染物排查、清理和處置。
四是抽調專家,確??茖W妥善處置事件。生態環境部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清華大學等單位調集環境監測及水、固廢、土壤處理等方面的49名專家,全力支持當地科學妥善處置事故。
根據爆炸事故的污染特征,經專家會商,確定此次環境空氣應急監測指標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污染物。監測數據顯示,3月27日10時,事故點下風向1公里出現苯超標現象,根據現場專家分析,主要是由于事故現場作業導致前期被埋污染物重新暴露,持續揮發造成下風向超標。事故點下風向2公里和3.5公里處各項污染物濃度均低于標準限值。地表水方面,新豐河、新農河閘外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低于標準限值;新民河河水3月26日起處置達標后外排,外排水質持續達標。灌河入??诘缺O測點位各項指標持續達標。
我們將繼續做好環境應急工作。
二、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2月11日,生態環境部在重慶組織召開了“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啟動會”,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在長江干流、9條主要支流及太湖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4項任務,全面摸清入河(湖)排污口底數,推進排污口規范整治,為長江水環境質量改善奠定基礎。專項行動采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方式,選取江蘇省泰州市(代表長江下游地區)和重慶市渝北區、兩江新區(代表長江上游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今年的核心任務是“查”,也就是要把長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數明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采用三級排查的模式開展。第一級排查是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按照“全覆蓋”的要求開展技術排查,分析辨別疑似入河排污口;第二級排查是組織人員對發現的疑似排口進行徒步現場排查;第三級排查是組織業務骨干對疑點難點問題進行重點攻堅。概括來說就是,“天地”結合、“人機”互補,實現應查盡查。
日前,生態環境部在前期試點城市開展無人機航測的工作基礎上,制定印發了《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要求(試行)》,指導各地開展無人機航測任務。我們在兩個試點城市組織開展無人機航測工作,先后組織無人機飛行27架次和19架次,采用0.1米分辨率,對所有疑似的入河排污口進行遙感識別。在無人機航測發現的疑似排污口基礎上,組成40個現場核查小組,開展現場徒步核查,逐一排查確認各類入河排污口并建立臺賬。通過“三級排查”方式,基本實現向長江排污的口子“應查盡查”的目標。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深入總結試點城市排查工作的經驗,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排查技術規范和工作規程,指導其他城市“壓茬推進”排查工作。
三、中國將主辦2019年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
2019年3月15日,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團長與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共同宣布,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將在中國舉辦,聚焦大氣污染防治主題,全球主場活動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中國生態環境部主辦,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政府承辦。
大氣污染是當前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最嚴重環境問題。2019年世界環境日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主題,將敦促各國政府、產業、社區和個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技術,以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區的空氣質量。
中國正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聚焦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推進污染防治,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不僅指導浙江持之以恒地推進生態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更進一步發展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浙江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于2018年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在杭州舉辦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具有特殊的意義。
中國將與聯合國環境署密切合作,通過舉辦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積極分享中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經驗做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空氣污染這一全球環境挑戰,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聯合國確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屆時世界各國將舉行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自1972年確立世界環境日以來,它已成為全球每年最盛大的環境慶典活動。六五期間,中國也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將及時通報有關情況。
下面,請邱啟文司長介紹情況。
■ 固體廢物、化學品和重金屬環境管理任務艱巨邱啟文: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緊密相聯、密不可分,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面,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人體健康、防范環境風險的重要保障。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親自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等工作。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提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面,重點圍繞配合修訂一部法律、推進兩項重大改革、實施兩大專項行動開展工作,也就是積極配合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組織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著力實施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專項行動和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在化學品環境管理方面,重點開展新化學物質登記、推動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和管控、積極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在重金屬污染防治方面,重點推動落實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當前,我國固體廢物、化學品和重金屬環境管理工作基礎相對薄弱,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艱巨。我們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推動固體廢物與化學品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新貢獻。
下面,我很高興接受大家的提問。
■ 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監管長效機制,著力提升監管能力新京報記者:我們關注到近年來屢次發生危險廢物傾倒長江事件,對長江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影響周邊居民生活。想問一下在防治危廢傾倒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何安排?
邱啟文:危廢傾倒嚴重威脅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和沿線群眾身體健康,與黨中央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決策部署背道而馳。去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危險廢物傾倒長江事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會同沿線省市和相關部門堅決遏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高發態勢。
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并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開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實施長江經濟帶11省市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方案,全面摸排沿江沿岸固體廢物非法傾倒點,梳理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源及流向,調查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評估分析能力缺口。
二是開展“清廢行動2018”等專項執法行動。組成150個督查組進駐長江經濟帶11省市,對固體廢物非法傾倒堆存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核實。配合中辦督查室開展沿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聯合調研,聯合公安部掛牌45起環境違法犯罪案件。
三是強化督察問責,壓實企業和地方污染防治責任。截至目前,向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交辦的1308個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1304個,整改率達99.7%;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將危險廢物處置情況納入督察范疇。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對失信企業開展聯合懲戒。
四是建立健全環境監管長效機制。我們去年印發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的專項行動方案和通知,以點帶線、以線促面,全面推進突出問題的整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長江經濟帶,重點圍繞“三個提升、一個打擊”來開展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監管長效機制,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監管能力。二是科學評估處置能力需求缺口,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三是夯實固體廢物監管工作基礎,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風險防范能力。四是繼續聚焦長江經濟帶開展“清廢行動2019”,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環境違法行為,有效遏制非法傾倒事件的發生。
■ 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請介紹一下生態環境部在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監管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目前存在哪些問題?另外,請問如何加強對非法拆解企業的監管?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據有關方面統計,2017年我國鉛蓄電池產量約380萬噸,超過全球總產量的40%。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把廢鉛蓄電池污染治理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
為加強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部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推動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完善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許可和簡化跨省轉移審批等內容。
二是全面部署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行動方案》,開展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切實加強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工作。
三是嚴厲打擊廢鉛蓄電池非法收集處理行為。結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剛才介紹的危險廢物專項行動等,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處理廢鉛蓄電池行為。會同公安部等相關部門,重點打擊非法收集、拆解廢鉛蓄電池和土法煉鉛等活動。
廢鉛蓄電池非法再生工藝簡單,流動性強,極易死灰復燃。含鉛酸液處理難度大、成本高,少數企業高價收購“倒酸”電池,誘使一些收集者非法拆解傾倒酸液,造成環境污染。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重點組織落實好《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行動方案》《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建立規范有序的收集處理體系,強化再生鉛行業規范化管理,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建立污染防治長效機制,推動鉛蓄電池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 聯合公安、衛生健康部門嚴打醫療廢物非法倒賣、傾倒和處置等違法行為南方都市報記者:央視3·15晚會曝光,注射器等醫療廢物被制成兒童玩具,請問在醫療廢物方面,生態環境部采取了哪些監管舉措?進展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吹窖胍?·15晚會曝光的內容,我們非常震驚。這種違法行為性質十分惡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必須查明廢物的來源和產品的流向,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據了解,節目播出當晚,相關地方的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開展調查處理,迅速查封黑加工窩點,妥善清理處置現場的醫療廢物和其他垃圾。河南等地在全省開展醫療廢物處置情況大排查,規范醫療廢物管理,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目前,相關問題還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
您提到的醫院產生的廢物可以這樣劃分為可回收物和醫療廢物。沒有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污染的輸液瓶、輸液袋等,屬于可回收物,但是不得用于原用途。輸液管和針頭以及混有這些物質的輸液瓶、輸液袋屬于醫療廢物,不允許回收利用,醫療機構應當委托有資質單位妥善安全地處理處置。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在醫療廢物管理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體系。聯合相關部門頒布實施了《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一系列部門規章和20余項污染防治標準規范。
二是推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提升。據統計,全國343個地級市中333個建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覆蓋率達到97%。截至2017年底,全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116萬噸,比2012年增長45%。
三是不斷強化對醫療廢物的日常監管。聯合衛生健康部門等主管部門,多次組織開展醫療廢物的監督檢查。
目前醫療廢物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醫療機構和集中處置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二是集中處置設施能力不足;三是監管制度還不夠完善。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醫療廢物管理力度,聯合公安、衛生健康部門嚴厲打擊醫療廢物非法倒賣、傾倒和處置等違法行為。配合衛生健康部門督促醫療衛生機構落實醫療廢物管理主體責任,落實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制度。
二是提升能力,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督促尚未建成或者處置能力不足地區,加快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將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壓實地方政府責任。
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健全長效機制。推動修訂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推動各地落實醫療廢物的處置價格政策,加大收費保障力度。
■ 力爭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路透社記者:一些國外的公司和行業協會認為中國的固廢限制沒有區分廢物和資源,將其中一些可以作為冶金原材料的資源,例如較高純度的廢銅,也納入限制行列。并且由于每年的進口配額總量不明,導致國外出口者的風險急劇上升。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在固廢進口限制方面,接下來還將有什么舉措?
邱啟文:謝謝。我想這種理解是有失偏頗的,至少是對有些情況還不太了解。
中國實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分批分類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針對的是固體廢物,不是原料產品。據我了解,各國根據國情不同,對于廢物的定義和管理也不盡相同。我國的法律對固體廢物定義有明確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88條規定,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應該說,我國固體廢物的定義與國際上巴塞爾公約有關廢物的法律含義基本一致。同時,我國還制定了固體廢物鑒別標準和程序。固體廢物不同于一般原料產品,具有固有的污染屬性,容易攜帶危險廢物、細菌、病原體等有毒有害物質,環境風險和健康危害大,群眾反映十分強烈。也正是因為如此,為了保護環境和群眾的身體健康,中國政府于2017年7月出臺了改革實施方案,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要最終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應該說,我國固體廢物進口管理政策的調整,得到了國內民眾的廣泛支持與擁護,也逐步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可。3月11日-15日,在內羅畢剛剛閉幕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通過了《化學品和廢物健全管理》決議,呼吁各國政府采取行動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在本國進行無害化管理,盡量減少廢物的越境轉移。如果是利用固體廢物無害化加工處理得到的原材料,滿足強制性國家產品質量標準,不會危害公眾健康和生態安全的,不屬于固體廢物,可作為一般貨物進行貿易,不會受到實施方案的任何影響。
禁止洋垃圾進口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舉措。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落實改革實施方案和生態環境部聯合14個部委制定的2018-2020年三年行動工作方案,一項一項狠抓落實,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 將從59個候選城市中選取10個左右作為“無廢城市”試點城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請問如何對“無廢城市”做出定義,與一般理解的“零污染”有何不同?目前“無廢城市”建設進展情況怎樣?試點城市都有哪些?下一步將如何推進?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無廢城市”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無廢城市”并不是沒有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廢物都能夠全部綜合利用,而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終實現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盁o廢城市”建設需要長期的探索和實踐。用一個通俗的說法來理解,就是在源頭盡量少產生或者不產生廢物,產生了廢物以后,盡量“吃干榨盡”。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吃不干榨不盡這一部分怎么辦?就需要進行妥善安全處理處置?!盁o廢城市”的建設需要長期探索,并且是一個循環上升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去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并以國辦文件印發,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生態環境部第一時間抓緊組織推動落實,目前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做了幾項工作:一是啟動組建部際協調小組和專家委員會,會同18個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動;二是抓緊制定“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三是研究“無廢城市”的建設指標體系;四是啟動試點城市的篩選工作。
目前,地方政府積極性很高,全國有23個省(區、市)推薦了59個候選城市。確定試點城市,我們綜合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城市黨委政府積極性高;二是工作基礎好;三是城市代表性強,考慮城市類型、地域、發展水平以及支撐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等情況。比如對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這些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支撐。
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最終將選取十個左右的城市作為國家試點城市。當然,我們也鼓勵其他有積極性的城市自主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無廢城市”建設是一項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我們需要全社會來關心、支持、參與,共同推動這項工作,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謝謝。
■ 既依法監管,又熱情服務,為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助力經濟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去年一些民營企業包括一些明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請問如何看待民營企業的作用?生態環境部有哪些舉措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劉友賓: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明確提出“三個沒有變”,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民營企業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主體。民營企業要發展好,必須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走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也只有實現綠色發展,民營企業才能行穩致遠。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符合民營企業發展的根本和長遠利益。近年來不少民營企業不斷改革創新,一批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綠色發展的先進典型和示范,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作出了貢獻。
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綠色發展,近期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和實施了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加快環評審批改革、加強行業規范引導、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等“放管服”改革的15項重點任務。
二是加強與全國工商聯合作。前不久,兩部門簽署了《共同推進民營企業綠色發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合作協議》,聯合印發實施了《關于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包括健全市場準入機制、完善環境法規標準、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強化科技支撐服務、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等18項舉措,促進形成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三是建立強化監督和幫扶機制。在督察執法中對企業既依法監管又熱情服務,增強服務意識,像對待群眾信訪投訴一樣,重視企業的合理訴求,加強對企業治污的指導幫助,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同時,不斷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堅決反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在繼續深入推進上述工作的同時,將進一步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適用和監督工作;盡快出臺引導企業環境守法的指導意見;推動完善財政、金融、稅收、價格等環境經濟政策,為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提供更多更大助力。
■ 2016年以來全國關停涉重金屬行業企業1300余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土十條”要求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請問針對重金屬污染防治目前開展了哪些工作,如何確保目標實現?
邱啟文:謝謝。重金屬污染具有長期性、累積性、潛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點,危害大,治理成本高,威脅生態環境和群眾健康。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笆濉逼陂g制定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了減少15%的規劃目標,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高發態勢得到了初步遏制。
2016年5月,國家制定出臺“土十條”,要求到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為落實“土十條”確定的重金屬減排的目標,我部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夯實工作基礎。組織各省開展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排查,共排查確認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13800余家,基本掌握了重點行業企業數量和分布。
二是分解落實減排任務。將“土十條”確定的重金屬減排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與各省簽訂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并且督促各省進一步分解落實到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夯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改變過去簡單將指標層層分解到各市縣的方式,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業、具體的企業。
三是嚴格控制新增排放量。新建、改建、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的建設項目,都要遵循“等量置換”或者“減量替換”的要求。同時,引導涉重金屬行業企業進入工業園區進行發展,控制污染的轉移擴散。剛才說的“等量置換”和“減量替代”,就是說在已有的項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減下來的基礎上,才能上新項目。
四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進一步明確重金屬污染防控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內蒙古、河南、江西等13個省份發布公告,在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集中的4個地市和63個區縣執行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據初步統計,2016年以來全國關停涉重金屬行業企業1300余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900多個。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督導各省加快推進重金屬減排工程的實施,加強對各省減排進度的調度和評估,對工作進度滯后的地區要實行預警和通報,確保完成“土十條”規定的重金屬減排的目標任務。
■ 開展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發布第一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澎湃新聞記者:我們知道,化學品種類多、危害大,請問針對化學品污染防治開展了哪些工作?還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正如您所說,化學品種類繁多。加強化學品環境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舉措,是拓展外部發展空間的有效途徑,也是履行國際公約的政治承諾。
化學品環境管理與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和衛生防護管理相比,其關注點和側重點是不同的?;瘜W品的安全管理更多關注的是具有易燃、易爆、急性毒性等的化學物質,而化學品環境管理更多關注的是有毒有害化學品,其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其中毒性更關注致癌、致突變、影響生殖發育等毒性和水生毒性。這些化學物質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更隱蔽、更長遠?;瘜W品環境管理的核心任務是評估和管控化學品的環境與健康風險。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在化學品環境管理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開展新化學物質登記,建立源頭管理的“防火墻”,防止存在不合理風險的新化學物質進入我國經濟社會。如果說,某個新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不可控,將不予登記,就不能進口、生產或加工使用。
二是開展現有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發布《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一批)》,實施清潔生產、達標排放、排污許可等措施,減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F在已制定了100多項排放標準,涉及100多項化學物質的管控。如果通過常規的環境管理仍無法控制環境風險的化學品,將推動有關部門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比如,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淘汰替代等管控措施。
三是推動信息公開。制定有關部門規章,要求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要公布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原料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的監督。
四是積極履行國際公約。嚴格履行國際化學品領域的相關公約,限制或者淘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公約管制的化學品。
當前,化學品環境管理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一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或者法規來規范化學品的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工作基礎和能力薄弱,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加強化學品環境管理工作,重點抓好兩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動制定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條例,填補我國化學品環境管理的法律空白。通過制定條例,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和風險管控的基本制度框架。
二是評估有毒有害化學品在生態環境中的風險狀況,嚴格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并逐步淘汰替代。
化學品環境管理專業性極強,我們希望科學界能夠加強這方面的科普、宣傳,讓人民群眾真正了解化學品環境管理的基本內涵;也希望媒體界的朋友今后加強科普知識的宣傳,讓公眾提高對化學品環境與健康風險的自身防范能力,提升化學品環境管理水平。
■ 2017年,全國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到7500萬噸,是2012年的2.3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請問我國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在鼓勵固廢處理行業發展方面,生態環境部會有哪些舉措?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危險廢物危害性比較大,但也不用談“?!鄙?,比如說我們家里用的熒光燈管廢棄后就屬于危險廢物,汽車廢機油也屬于危險廢物,所以我們對危險廢物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您說的有些地方反映危險廢物處置價格偏高、處置能力不足,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我國工業體系齊全,危險廢物種類繁多,固體廢物處置技術性強,一個地區具備處置所有危險廢物的能力比較困難。
因此,這里就涉及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匹配性問題。從全國來說,我們通過加強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利用處置能力逐年提升。截至2017年,全國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到7500萬噸,是2012年的2.3倍。剛才我說的有一些不匹配、分布不平衡,凸顯了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在有些地區行業不規范,就引起了價格上的不合理。
下一步,關于支持危險廢物處置產業發展,一是制定實施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升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二是切實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納入當地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們把危險廢物處置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范疇。三是加強執法監管,為企業發展提供公平市場環境。四是推動科學技術支撐,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瓶頸。
■ 對洋垃圾禁令不會放松,會繼續堅定不移、一以貫之中國日報記者:中國會不會放松對固體廢物進口的管制?今年在此方面有何工作計劃?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您的問題與剛才路透社記者的問題是相關聯的。
禁止洋垃圾入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等14個部門成立部際協調小組,制定實施《全面落實〈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行動方案》,先后三次四批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加嚴環保標準提高進口門檻,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促進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提升,各項改革工作扎實有序推進。2017年、2018年,兩年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9.2%、46.5%。2018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2263萬噸,與改革前(2016年)相比,減少51.4%。應該說政策的調整效果明顯,順利完成了階段性調控目標任務。
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復雜,任務更加繁重艱巨。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絕不會放松、放寬要求,更不會走回頭路。中國不會放松對固體廢物進口管制,而會繼續堅定不移、一以貫之。
■ 今年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方面,重點抓四方面工作中國證券報記者:最近發生的江蘇響水化工園區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請問生態環境部在化工園區污染整治,包括固廢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舉措?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關于江蘇天嘉宜化工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原因,目前仍在調查當中,有關情況建議關注國家權威發布。關于生態環境部在事件中采取的應急措施,剛才劉友賓司長已經作了全面介紹。
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改善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的基礎性工作,我們要扎扎實實落實固廢法,推進各方面工作。在危險廢物管理方面,我們先后制定了8項制度。今年,我們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方面,重點抓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配合全國人大修訂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二是推動好、落實好兩項重大改革: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三是抓好三項專項行動:一,聚焦長江經濟帶,部署“清廢行動2019”工作;二,開展廢鉛酸蓄電池污染防治工作;三,推動實施長江經濟帶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
四是聚焦四個重要領域。按照打好基礎、健全體系、防控風險、守住底線、改革創新的思路,全面實現危險廢物信息化監管全國“一張網”,提升危險廢物監管能力、處置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嚴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審核,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深入推進化學品環境管理立法工作,持續開展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和管控;加強重金屬減排和汞公約履約工作。
■ 大氣強化監督幫扶是新的長效機制,將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北京晚報記者:2018-2019強化監督工作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請問強化監督是否會持續進行?下一步有何打算?
劉友賓:強化監督工作是這幾年探索的行之有效的督促地方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落實地方責任、解決群眾身邊突出問題、改善大氣質量非常好的方法,也是一個新的長效機制,我們將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2018年6月起,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強化監督幫扶工作,8月起將汾渭平原11城市納入監督范圍。截至2019年3月17日,已開展19個輪次,共現場檢查企業(點位)57.63萬個,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2.89萬個。實踐證明,開展強化監督工作,對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打贏藍天保衛戰這場標志性戰役,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深化大氣強化監督工作:
一是進一步抓住重點工作。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為突破口,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抓住“散亂污”企業整治、工業企業達標排放、鍋爐和窯爐規范整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重點工作,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有力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是進一步精準發力。提升科技支撐,強化問題發現機制,繼續優化實施“千里眼”計劃,更加有效發揮熱點網格“靶向性”作用,助力精準發現問題。建立完善強化監督重點任務“一市一檔”,對各地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強化監督工作效能。
三是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和問題督辦力度,保持壓力傳導,繼續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落實生態環保責任,鞏固攻堅成果。對于環境問題突出、問題數量集中、措施落實不力的地方黨委政府定期通報、當面交辦,確保壓力傳導到位、突出問題得到解決。
四是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強化監督過程中要像重視群眾環境訴求一樣,重視并解決企業對環境監管的合理訴求,加強對企業提標改造、治理技術等方面的幫扶指導,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更加注意分類指導、精準施策、依法監管,堅決避免以生態環境為借口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督促地方既做到嚴格執法,又做到熱情服務,全面提質增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