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系統是污水處理的關鍵單元,目前國內外成熟的污水生化處理工藝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轉盤、MB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法)等。某煉油廠生化池采用的是接觸氧化工藝,裝置運行初期還有一定的氨氮處理能力,但運行到后期氨氮處理能力逐漸降低,導致降解氨氮的任務落在了BAF單元,由于BAF是生物濾池,屬于深度處理單元,其降解氨氮的效率比較低,要達到排放標準,只能在低負荷下運行,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現有污水處理工藝很難達到污水水質排放標準,需要綜合考慮采用既合理又高效經濟的處理工藝。
本文對接觸氧化工藝處理能力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改造后的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運行情況進行淺析,為同行業污水處理提供參考依據。
1、接觸氧化池工藝原理
接觸氧化工藝主要是通過附著在載體填料上的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形成膜狀活性生物污泥——生物膜,利用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COD、氨氮、總氮等有機污染物質,生物膜外部為好氧層,內部為厭氧層(見圖1),降解氨氮的硝化菌生長在好氧層中。
由于流動水層比附著水層中的有機物濃度高,有機物的濃度梯度和水流的紊動擴散作用可使有機物、營養物和溶解氧進入附著水層,并進一步擴散到生物膜中,有機物被生物膜吸附、吸收和降解。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自身也進行合成,不斷增殖,使生物膜的厚度增加。傳遞進入生物膜的溶解氧很快被生物膜表層的好氧微生物所消耗,使得生物膜內層形成以厭氧微生物為主的厭氧膜。當生物膜厚度不大時,好氧膜與厭氧膜之間可以維持平衡關系,厭氧膜產生的代謝產物通過好氧膜,可被進一步降解去除。但當厭氧膜的厚度不斷加大,厭氧的代謝產物增多,氣態物質不斷逸出,使得生物膜老化脫落,在脫落的位置上隨后又長出新的生物膜。生物膜的更新與脫落過程不斷循環進行。
2、接觸氧化池氨氮處理能力低的原因分析
接觸氧化池生物膜上附著生長的生物量少,適用于處理負荷較低的污水,一般設置在污水處理工藝后端,作為水質達標的保障。而某煉油廠將其作為主要的生物處理單元,承擔的水質處理負荷大,但其生物膜更新度達不到高負荷的水質要求,生物膜結球無法脫落(見圖2),膜內部形成了厭氧區,而好氧的硝化菌附著空間小,不斷流失,最終導致生化池硝化反應差、氨氮處理能力低。經過分析判斷,接觸氧化工藝不能滿足現有污水處理要求。
3、實施工藝改造
在分析了接觸氧化工藝不適用于某煉油廠污水生化處理的原因后,為了盡快解決污水氨氮降解問題,經過考察以及邀請污水處理專家現場調研,決定將接觸氧化工藝改為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
3.1 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原理
生化缺氧池廢水自流進入空氣推流區前端,空氣推流區設置有高效的空氣推流器,利用空氣作為推動力,結合水力循環,在生化池內控制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混合液內循環,進水與大比倍回流的混合液(已處理的廢水,回流動力源為鼓風機提供的空氣)迅速混合均勻,進入低氧曝氣區進行處理(見圖3.1)。通過控制生化池中的溶解氧,使系統可控的污泥濃度增高,微生物數量增大,利用微生物完成對COD、氨氮、總氮等有機污染物的降解,生物反應處理之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
3.2 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特點
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主要有四個基本特點:
(1)在較高濃度的活性污泥中,培養盡可能多、生長速度慢的特殊菌種,來降解污水中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
(2)進行大比倍循環稀釋,并在每個循環過程中處理盡可能少的有機污染物,同時使進水與出水的濃度梯度盡可能達到最小,處理難度最低。
(3)通過控制生化池在低氧(≤0.5mg/L)環境下運行,在去除COD的同時,在單一池體內實現同步脫氮,簡化系統運行,既實現良好的脫氮效果,又能降低鼓風能耗,實現節能降耗和良好處理效果的雙贏。
(4)由于微生物菌群和特性的改變,以及水力結構和快速澄清系統的特性,使得生化池中活性污泥濃度均勻穩定在較高水平上。
3.3 改造內容
利用原有生化池池體,拆除接觸氧化池生物膜、載體及池底曝氣頭,將其改為兩間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池。每間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池尺寸為37.5m×9.4m×6.1m,有效水深5m,分為生物選擇區、空氣推流區、低氧曝氣區三個區域。
3.4 改造過程
本次改造是邊生產邊改造,為了不影響污水處理裝置的正常運行,采用單間運行單間改造,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改造2#池,運行1#池。第二階段改造1#池,運行改造后的2#池。
每階段改造完成后,利用運行生化池剩余活性污泥進行調試。調試期間(見圖3.2),每天對生化池微生物進行取樣鏡檢,觀察微生物生長情況,做污泥沉降比,并結合污泥濃度的化驗分析數據,控制生化池的排泥量及系統溶解氧,各間池調試一個月后,均達到全負荷運行,且大大改觀了氨氮和總氮的處理效果。
4、生化池改造前后效果比對
污水場生化池實施了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改造后,裝置降解氨氮和總氮的能力大大提高,效果非常顯著。生化池出水氨氮由改造前的16.24mg/L(平均值)降低到改造后的0.49mg/L(平均值),降解能力提高了97%(見圖4.1),總氮由改造前的27.15mg/L(平均值)降低到改造后的16.23mg/L(平均值),降解能力提高了40%(見圖4.2)。
5、效益情況
5.1 直接經濟效益
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平穩運行后,將生化系統的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同時恢復硝化液回流,停止給反硝化濾池投加碳源。
(1)藥劑費
原污水裝置反硝化濾池每月平均投加乙酸鈉約3t,用以去除總氮,現在停止投加,乙酸鈉單價按照5500元/t計算,每年可節約藥劑費用為:5500*3*12=19.8萬元;
(2)鼓風機電費
使用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池前,鼓風機電流為210A,使用后控制低溶解氧,鼓風量降低,鼓風機電流為160A,每度電單價按0.5元計算,每年鼓風機可節約電費為:
(210-160)*380=1000*24*30*0.5*12=8.2萬元;
實施改造后,污水處理裝置每年可節約費用為:19.8+8.2=28萬元
5.2 環保效益
污水處理裝置實施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后,大大提高了氨氮、總氮等有機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了職工和群眾的工作、生活環境,為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6、結束語
(1)通過實施高效低氧一體化生物反應工藝,有效提高了污水裝置的整體處理能力,確保了污水裝置穩定運行,使外排水質穩定滿足污水排放標準。
(2)該工藝可控制生化池在低氧環境下運行,降低鼓風機能耗,同時硝化液回流穩定,降低了碳源(乙酸鈉)的補充,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3)該工藝可在污水處理裝置高負荷狀態下運行,實現在單一池體內同步脫氮,既滿足良好的脫氮效果,同時又簡化系統運行,在同行業污水處理工藝中,具有很好的推廣意義。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