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分為濕法脫硫脫硝、干法脫硫脫硝和半干法脫硫脫硝一體化三種工藝,分別從反應原理、工藝參數、吸收效果、研究前景等方面進行綜述,并對三種工藝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分析,結合當前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了今后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脫硫脫硝技術很多且大部分處于研究或工業示范階段,其中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和選擇性催化還原干法脫硝技術較為成熟,率先實現了商業化。由于SO2和NOX都是酸性氧化物,同時對他們進行脫除完全可行。由于設備投資小、運行費用低、操作難度小等優點,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成為研究熱點。
脫硫脫硝一體化主要分為濕法、干法和半干法3種??偟膩碚f:濕法脫除效果好,但廢液污染嚴重;干法脫除效果好,但操作費用高;半干法無污染但操作不穩定。其中常見濕法主要有金屬絡合物吸收法和氧化劑氧化吸收法;干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金屬氧化物催化吸收法和等離子體法;半干法主要是吸收劑噴射法。
1 濕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由于NO的溶解度很低,使它成為濕法脫硫脫硝的關鍵。解決途徑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絡合吸收提高NO的溶解能力;二是NO被氧化劑氧化成溶解度較大的NO2。對應的工藝技術是金屬絡合物吸收法和氧化劑氧化吸收法。
1.1 金屬絡合物吸收法
金屬絡合物吸收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能絡合NO的金屬絡合劑,提高NO的溶解能力,提高脫硝效率。鐵、鈷、鎳等過渡金屬可與NO形成π-酸配位體的絡合物,其中亞鐵絡合劑最為常見。本文主要介紹亞鐵絡合劑同時脫硫脫硝的技術。
反應方程式如下:
NO+Fe2+Ln- → Fe2+Ln-NO (L 代表不同配體) (1)
溶液吸收SO2后形成的SO32- 和HSO3- 可與配位的NO 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達到同時脫硫脫硝的目的。目前常用的亞鐵絡合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亞鐵氨羧絡合劑,如Fe Ⅱ EDTA 和Fe Ⅱ NTA;另一類是含-SH 的亞鐵絡合劑,如Fe Ⅱ (CyS)2 和Fe Ⅱ (Pen)2。
1.1.1 亞鐵氨羧絡合劑同時脫硫脫硝的性能
Fe Ⅱ EDTA 在亞鐵氨羧絡合劑中最有代表性,Fe Ⅱ EDTA 廉價易得且對NO 的絡合能力強,使得它備受人們的青睞。當Fe Ⅱ EDTA 濃度為10mmol/L 時,NO 的絡合容量是它在純水中溶解量的1000 倍,大大提高了NO 的溶解能力。
但是煙氣中殘留的O2 能夠將吸收液中的Fe Ⅱ氧化成Fe Ⅲ, 而Fe Ⅲ EDTA 不能絡合NO 使吸收液失去活性,而且反應產生硫酸鹽、連二硫酸鹽、N - S 化合物和N2O 等各種副產物,這些缺點限制了商業化的步伐。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內外展開了大量研究。
Thomas 提出用丹寧酸等多酚化合物做抗氧化劑,它不僅能和O2 發生反應,而且能夠將Fe Ⅲ還原成Fe Ⅱ,從而維持吸收液的活性。在雙堿法工藝中加入0.067mol/L 的Fe Ⅱ EDTA,以焦棓酸為添加劑,pH 為6.5 ~ 7.5,溫度為50℃時,可維持60% ~ 65% 的脫硝率長達2 小時。
Tasi 等研究了吸收液的電解法再生問題,陰極區是鐵和亞鐵絡合劑,陽極區是電解液。通入電流后,在陰極處Fe Ⅲ還原成Fe Ⅱ,一定條件下可以維持90% 以上的鐵以Fe Ⅱ形式存在。
近幾年提出的Biode NOX 工藝,即將亞鐵絡合劑絡合與生物脫硝相結合,NO 被還原成N2,在醇的作用下Fe Ⅲ還原成Fe Ⅱ,該方法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1.2 含-SH 的亞鐵絡合劑脫硫脫硝的性能
含-SH 的亞鐵絡合劑具有還原性,因此不僅能夠穩定吸收液中的Fe Ⅱ,還能及時地還原吸收液中的Fe Ⅲ,保持吸收液的活性,除此之外,還能抑制副產物的生成而且來源廣泛,通過水解毛發即可得到,可以實現以廢治廢。目前,含-SH 的亞鐵絡合劑中的Fe Ⅱ (CyS)2 是研究的熱點。鐘秦等進行了Fe Ⅱ (CyS)2 溶液同時脫硫脫硝的研究,在溫度為55℃、pH 為9 的操作條件下反應20 分鐘,依然能獲得94.4% 的脫硫率和82.3% 的脫硝率。
Chang 等在pH 為7,O2 的體積分數為4% 的條件下, 利用Fe Ⅱ (CyS)2 進行脫硝實驗,在反應產物中沒有檢測到金屬亞硝酰絡合物,只是含有少量的NO2-;當O2 的體積分數接近0 時,NO 有46% 被還原成N2 和N2O,52% 以Fe Ⅱ (CyS)2(NO)2 的沉淀形式存在。
雖然含-SH 的亞鐵絡合劑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但反應中有Fe沉淀和S 單質的生成,因此還需進一步研究。
1.2 氧化劑吸收法
氧化劑吸收法是利用吸收液中的氧化劑將煙氣中的能溶于水的NO氧化成易溶于水的NO2 后再進行反應吸收,這樣大大增強了氣液反應。
常見的氧化劑有HClO3、NaClO2、O3 和H2O2,添加劑主要有NaHCO3、Na2HPO3、Ca(OH)2 和Ca(ClO)2。
從20 世紀70 年代至今,國內外對NaClO2 脫除SO2 和NOX 進行了很多研究,表明NaClO2 進行脫除SO2 和NOX 在某些方面具有優越性,例如脫除效率高和無結垢等優點決定了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脫除機理尚不清楚,仍需進一步研究。
1978 年,Sada 等在攪拌附中進行了NaClO2 溶液同時脫硫脫硝的實驗,煙氣中SO2 的體積分數為1.1% ~ 9.6%,NO 的體積分數為0.15% ~ 15%時,NO 的反應速率位于快速反應區。當氣相中NO 的體積分數大于0.5%時,NO 的反應為二級反應,當液相中ClO2- 濃度大于0.8kmol/m3 時為一級反應。
Chan 在常溫常壓的條件下,利用NaClO2 溶液在填充柱中對SO2 和NOX 進行吸收研究,模擬煙氣中SO2 的濃度范圍為1430 ~ 8570mg/m3,NO 的濃度范圍為430 ~ 4700mg/m3。結果表明:水脫除NO 的效率可以達到14%,NaClO2 溶液脫除NO 的效率可以達到80%。
趙毅等使用噴射鼓泡法,利用NaClO2 溶液脫除模擬煙氣中的SO2 和NO, 洗手液的濃度為0.001 ~ 0.1mol/L, 添加劑的濃度為0.001 ~ 0.005mol/L。實驗結果表明:SO2 的脫除效率大于99%;NO 的脫除效率大于97%。
2 干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常見的干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等離子體法和金屬氧化物吸收還原法。該類方法由于沒有水的加入,因此不會產生大量的廢液,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脫硫率和脫硝率分別高達99% 和90%。
2.1 活性炭吸附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活性炭是一種孔隙結構豐富、比表面積大和吸附性能好的材料,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國外就開始了活性炭脫硫脫硝的研究。
該工藝主要分為吸附、解析和硫回收三部分,煙氣進入含有活性炭的垂直移動床吸收塔。吸收塔分為兩段,活性炭由于重力作用,從上段的頂部落到下段的底部。煙氣通過下段時,SO2 絕大部分被脫除,隨后進入上段,NO 與噴入的氨反應生成N2。隨后,飽和態活性炭被送到再生器再生,解析出SO2,并由Claus 裝置進行回收。
日本電力能源公司已經有350MW 的工業化應用實例,運行數據表明:SO2 的脫除效率高達97%;NO 的脫除效率高達80%。
但是,該工藝也存在著缺點:吸收SO2 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活性炭,增加反應成本;氨的加入會增加活性炭的粘附力,造成吸收塔內氣流分布不均,操作穩定性差;活性炭的硫容低,使得活性炭再生頻繁,導致吸附設備龐大。這些缺點也阻礙了它的工業推廣。
2.2 等離子體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等離子體法主要包括電子束法和脈沖電暈法,脈沖電暈法與電子束法的脫硫脫硝原理基本一致,只不過是高能電子的來源不同。下面只對電子束法做簡單介紹。
利用陰極發射并經電場加速形成500 ~ 800keV 高能電子束,這些電子束輻照煙氣時生成OH·、O·和HO2·等自由基,再和SO2 和NOX 反應生成硫酸和硝酸,在通入氨的情況下,產生(NH4)2SO4 和NH4NO,對其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化肥,變廢為寶。
日本從20 世紀70 年代就開始研究了,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已經從小試走向了工業化,同時脫硫脫硝時,脫硫率高達90% 以上,脫硝率高達80% 以上。2001 年波蘭建成了一座煙氣處理量為27 萬m3/h 的工業示范性裝置,脫硫率為90%,脫硝率為80%。
該方法具有過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沒有二次污染和脫除效果明顯等優點。但是這種技術耗電量大,運行費用高和氨泄漏等主要問題也待進一步解決。
2.3 金屬氧化物吸收還原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Fe、Cu、Mn、Ni、V 和Pt 等氧化物在煙氣脫硫脫硝中都有涉及到,但利用CuO(含量為4% ~ 6%)脫硫脫硝的研究最為成熟。CuO與煙氣中的SO2 和O2 反應生成硫酸鹽,同時硫酸鹽可以作為NH3 選擇性催化還原NOX 的催化劑。
整個工藝分為兩部分:一是在吸附器中完成脫硫脫硝,CuO 在300 ~ 500℃時與煙氣中的SO2 和O2 反應生成CuSO4,隨后噴入的NH3 選擇性催化還原NOX 為N2,該部分能夠達到90% 以上的脫硫率和80% 左右的脫硝率;二是在再生器中完成SO2 的回收,一般用H2 和CH4 對CuSO4還原得到純的SO2。
該工藝具有脫除效率高、不產生廢液和廢渣、副產品利用價值高和建設費用低等優點。但是金屬氧化物的活性是慢慢降低的,而且價格昂貴的缺點限制了該工藝的廣泛應用。
3 半干法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工藝研究
半干法介于濕法和干法之間,由于兼顧了二者的主要優點而備受關注。它通過噴射吸收劑吸收SO2 和NOX 達到脫硫脫硝的目的,同時利用空氣的熱量帶走吸收液中的水分而不產生廢液。
張少峰等利用噴動床在脫硫脫硝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噴動床內加入剛玉球或負離子球等顆粒,熱煙氣使粒子處于噴動狀態,當床內噴動穩定后,吸收劑由噴嘴噴出,液滴呈霧狀噴灑在噴動粒子上,與SO2 和NOx 氣體進行反應,由于加入顆粒,增大了反應接觸面積,提高了脫硫脫硝效率,反應后的產物在粒子的碰撞中脫落,被熱煙氣帶出噴動床 。
研究的吸收劑有石灰、粉煤灰和尿素,脫硫率能夠達到80% 以上,脫硝率能夠達到60% 以上,但是濕壁現象和操作穩定性不強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結論
同時脫硫脫硝工藝雖然研究較多、優點突出,但是存在的缺點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因此在工程應用中還應該根據實際工況進行選擇。雖然各種工藝不夠成熟,但也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如果解決主要問題,每種工藝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