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5大發展理念,能帶來多大的效果?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建立生態園區過程中有哪些舉措值得借鑒?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在水污染、大氣污染、工業固廢污染、節能減排4大方面又是如何防治呢?今天,興園研究從這4大典型案例帶你了解化工園區該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園區的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偨Y梳理園區經濟高效、環境優美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源頭嚴防,是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優先選擇
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不僅要有世界級的產業規模,還需要世界級的安全環保水平與之相匹配。
因此,2014年以來,大亞灣區一直致力于政府監管、群眾監督、企業自律,嚴守生態底線,致力綠色發展。
一是政府嚴管。
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8項制度組成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出臺了《大亞灣區涉生態文明重點工作安排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加強督査督辦,層層壓實責任;逐年加大對安全、環保工作的投入。
二是公眾參與。
加強環境信息公開,一直堅持每個月舉行一次石化區公眾開放日活動和媒體通氣會,邀請各界群眾代表參加,尤其是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揚塵污染黑點項目實行紅黑榜管理和掛牌整治。
通過媒體曝光,增強社會監督,倒逼企業自律,構建全民參與、共建環保的長效機制。
三是企業自律。
在政府嚴要求下,企業自律意識明顯增強,積極履行環保的主體責任。殼牌公司自落戶大亞灣石化區以來,一直沿用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
大亞灣區以此為基礎和保障,讓源頭防范系列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有效把準了全區綠色化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連續八年在惠州市環保責任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二)過程嚴管,是落實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重要保障
保持監管高壓態勢,督促各主體落實責任,是黨委政府應盡之義,也是推動綠色化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有效途徑。
1、大亞灣區注重監管能力建設,在石化區建立了應急響應指揮中心,建成了石化區重點防控區、邊界防護區、環境敏感區以及移動監測的大氣預警監測監控系統平臺;
2、注重以改革為手段,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2014年以來共完成29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事項,環境預警預報機制建設、環評審批改革等取得創新突破,石化園區后評價、大氣環境風險預警體系試點、園區及企業環境風險排查評估、海洋減災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3、注重以強化日常監管為抓手提升監管效果,建立二級、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對全區重點企業、水庫及河流等實施網格化監測,對石化園區企業預處理設施、集中污水處理廠進口及排口處、排海前泵站等重點部位,采取在線24小時監控監測。
嚴厲的監管舉措,有效保證全區沿著綠色化可持續的正確軌道加快發展,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滿意度逐年提升。
(三)后果嚴懲,是倒逼加快推進生態高效發展的重要利器
大亞灣區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動真碰硬,充分利用新《環保法》,綜合運用科技和法律手段,嚴格依法依規保護生態環境。
創新提出和實施“四個一律”原則:
對環境違法行為,一律立案查處,一律頂格處罰,一律信息公開,一律責任追究,同時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和政府、企業、群眾聯動機制,形成合力,共同遏制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境執法力度不斷加大,2016年立案數和處罰金額比2013年分別增長434.1%及15556%。
同時,加大考核力度,修訂完善《大亞灣區街道黨政正職目標責任考核評價辦法》,增加生態文明考核權重,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引導督促各級各部門從嚴履職盡責,合力推進全區走上生態高效的升級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二、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近幾年,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努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石化產業基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以打造綠色石化為主要內容提升產業。
1、嚴格選商引資標準,把好項目入園關口。
作為我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組成部分,園區適度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對于擬引進項目和新上項目,從國家產業導向、園區產業規劃、項目的應用原料、生產工藝、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能源消耗、投入產出等多個方面加強對于項目的科學評估和論證,從源頭上切實提高新引進和新上項目的質量,以優質的項目促進園區綠色發展。
2、完備石化產業體系,推進補鏈延鏈招商。
構建大石化產業鏈體系,以若干世界500強為起點,升級現有石化產業鏈架構,進一步填補關鍵產品環節,進一步延伸石化產業下游,完成C2、C3、C4、芳烴等若干重大產業鏈主枝構建,豐碩產業體系,打造國內最完整、最齊備、最豐富的石化大產業體系。
3、發展新興石化產業,推進產業價值升級。
以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為導向,重點發展以新材料、高技術精細化學品等高精尖技術與新市場用途的石油化工制造業和代表石油化工未來發展方向與新技術領先探索的生物工程、高端新材料、環境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石油化工產業。
4、發展服務貿易。
適應新常態下和石化產業周期發展的需要,加快發展倉儲物流研發檢測、金融服務等為重點的配套生產性服務業,實質性強化其與園區產業協同發展功能。
加快區塊產業選擇與布局的研究規劃,逐步引入研發檢測、技術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形成石化區研發園中園。
其次,以建設生態園區為主要內容提升形象。
1、深化循環化改造試點示范。
以園區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為基礎,推進實施園區污染集中防治設施建設及升級改造、副產物綜合利用、資源共享設施建設、能量階梯利用、關鍵鏈接、污染物零排放、產業鏈延伸等七大類項目。
2、推進城區耦合發展。
遵循“產業梯度過渡、區域功能耦合”的空間布局原則,梳理整合目前瀾浦、嵐山、灣塘、俞范四片區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更加科學地規劃產品發展方向和項目布局。謀劃好新圍墾地塊的功能。
同時,充分利用嵐山水庫、60畝呼吸通道、泥螺山等現有的生態資源,打造全市首個石化產業生態圈。
3、創建全新園區形象。
推進園區宣傳推廣為途徑,以重要時間節點、關鍵公共平臺的網絡、電視等媒體,高質量有效地宣傳促進園區生態形象,逐步形成民眾對石化園區綠色、生態、生機勃勃的嶄新面貌印象。
4、樹立全新印象為核心目標。
借鑒先進園區發展經驗,研究建立石化科技館、新材料體驗館等多元化方式,全方位、根本上樹立園區全新印象。
最后,以轉變觀念、提質增效為主要內容提升管理。
1、建立高效管理體系。
要樹立“安商親商”理念創新園區管理模式,理順管理體制建立高效組織結構,規范園區政府行為,促進園區管理工作規范高效。
2、加強綜合環境治理。
高度重視并推進園區管理規范化和市政管理專業化,全面提升園區封閉化管理,對主要出入口建設的治安崗亭、欄桿、監控系統等設施進行升級完善,真正對出入車輛、人流實行交通管制。
3、加大環保監管力度。
通過準入治理、監管、處罰等手段,在限制高污染項目引入的同時,加大對偷排、漏排的違法生產企業打擊力度,從源頭遏制企業違法行為,促進企業自我約束。
4、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根據專業石化園區的特點,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監管,提高園區安全應急管理水平。加快安全管理設施建設,建成投運集安防、環保、應急功能“三位一體”的應急管理指揮中心,構建安全生產監督、應急預案、環保監測、消防、公安、地理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聯動的一體化平臺。
三、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建立生態園區過程中有哪些舉措值得借鑒呢?關鍵點有三個:
(一)聚力環境保護,建設生態園區
1、抓好重點治理項目。
督促重點企業按照最新污染排放限值進行提標改造,并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的監管,確保其排放符合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別限制,并繼續從項目入園、項目環評及項目“同時”驗收,嚴把入門關。
2、加強資源集約利用水平。
督促各重點企業加強節能減排、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污染控制等關鍵技術項目的研究開發,降低單位工業增加值固廢產生量,增加固廢資源化利用水平,探索由分類分質、綜合利用、焚燒、填埋的全過程處理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東晟固廢二期工程、杰嘉固廢加快一期改造工程進展。
鼓勵多個危廢產生單位與處置單位加強技術合作,增加經營品種及處理能力的針對性,實現園區危廢品種全覆蓋,實現危廢閉環處置。
進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力度,加強園區地下水監測頻次,逐步構建完善的環境質量基礎數據網。提升園區監測預警運營水平。
建立起企業、環?;A設施單位、第三方檢測“三位一體”的大氣污染防治監管網絡,構建完備的大氣污染防治監控預警體系。
探索對有組織廢氣進行集中收集,集中焚燒,對無組織廢氣全面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的運用,VOCs檢測、收集、治理試點工作,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及惡臭氣體的排放。建立危險廢物轉移全過程實時監控體系并接入園區綜合應急響應中心管理,實現危廢全過程實時監管。
(二)強化安全意識,建設安全園區
1、完善安全保障體系,提高園區本質安全水平。
依據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安全發展規劃,每五年開展一次區域安全風險評估,生產功能區與生活區滿足規定的安全防護距離,逐步優化園區產業布局。
按照核心控制區、關鍵控制區、一般控制區等設置不同的防護等級,采取相應的監控管理手段,逐步實現園區或重點防控區域的封閉化管理。推動危險化學品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改造提升現有裝置的安全可靠性。
2、完善安全監管體系,提高監管監察能力。
全面推行“互聯網+安全生產”,不斷完善園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和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體系平臺。
完善管委會部門之間、管委會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日常安全監管和應急協調機制,提升化工園區的協調和整合能力。
3、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窇本仍芰?。
以消防特勤站標準補充完善消防車輛及裝備提高園區消防站建設標準。
與化工園區附近醫院合作建立醫療中心,依據“政府和社會儲備相結合、統調度、有償使用”的原則,不斷健全完善應急物資數據庫。針對化園區內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中毒及其他事故配備相應的醫療救援設備和綜合性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并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活動,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三)推動節能減排,建設循環化園區
1、推動園區產業節能改造。
組織實施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電機系統節能等節能技術改造,提高園區產業能源利用水平。推廣應用高效節能鍋爐、電機變壓器、LED照明等節能裝備和產品,提升終端用能設備能效水平。
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提高企業能源利用分析決策水平,優化企業能源管理流程方面的作用。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推進電能替代工程,在制造業生產工藝需要熱水(蒸汽)的各類行業,逐步推進蓄熱式與直熱式工業電鍋爐應用。
2、推廣應用節能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采用新工藝、新控制技術、新設備,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水平。
做好廢熱綜合利用,安裝廢熱鍋爐節能型溴化鋰吸收制冷機組及配套的冷卻塔、凝結水回收等節能設施,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余熱余壓資源,實現熱、電、冷三聯供,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四、寧東能源化工基地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簡稱寧東基地”)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開發區、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區,是寧夏煤、水、土等資源的核心地帶和富聚區,也是寧夏舉全區之力開發建設的”一號工程”。
為了規范煤化工行業污染物排放行為:
在全國率先擬定《煤化工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前瞻性的提出新建火電行業大氣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標并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實現,比國家發改委7部委的要求提前了2年;創新性提出并實施工業廢水園區化處理模式,比國家環保部的要求提前了3年;在全區率先建立了全面量化控制體系,實現357個污染源監控點24小時連續動態監控和企業在線監測設施第三方運營,杜絕企業偷排違法現象發生。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在水污染、大氣污染、工業固廢污染、節能減排方面是如何防治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水污染防治方面
臨河工業污水處理廠及中水回用廠、煤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寧東基地核心區污水集送再利用一期工程,正在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對寧東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
神華寧煤集團等重點化工企業按照“近零排放”的要求進行設計建設,神華寧煤煤化工公司700方/小時、馬蓮臺發電廠150方/小時、國電中石化長城能源公司450方/小時高鹽水“近零排放”工程運行良好。
羊場灣、靈信、梅花井等煤礦礦井水深度處理工程建成投運。加快南湖礦井水工程建設,推動鴛鴦湖電廠、馬蓮臺電廠、靈州電廠實現廢水不外排,全部循環回用。
(二)大氣污染防治方面
推動神華國能寧夏煤電有限公司(鴛鴦湖電廠)、寧夏京能寧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水洞溝電廠)、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馬蓮臺發電廠實現了超低排放改造,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T(寧夏)有限公司熱電廠實現特別排放限值,正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督促現有重點煤化工燃煤鍋爐(自備電廠)制定了提標改造方案,目前寶豐能源動力站已改造完成,正在試運行。
神華寧煤甲醇、烯烴公司,和寧化學公司正在積極改造。煤制油項目區臨建房和分散燃煤小鍋爐拆除52臺,印發了《關于在寧東基地禁止使用高硫煤的通知》。加大揚塵治理力度,印發了《寧東基地2016年揚塵整治實施方案》(寧東管辦[2016〕10號)。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揚塵管理責任人,將揚塵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建設現場。
(三)工業固廢污染防治方面
建成了寧東基地1號、2號、3號現代化綜合渣場,并規范化運營。積極爭取將寧東基地納入國家“雙百工程”示范基地。
引進固廢綜合利用企業16家,建成12家。嚴格按照“十三五”危廢考核新指標,加強危廢管理,加快寧夏寧東清大國華凱鴻資源環境有限公司危廢處置項目建設,實現寧東基地危險廢物園區內循環利用,安全處置。
按照“力爭到2017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2022年底,工業固體綜合利用率達到80%”的要求,寧東綜合渣場將“全面服務寧東基地發展、突出運營現代科技成果、提升科學運營的水平”為己任,進一步提升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規范運營,繼續引進建設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加強與區內外各類企業合作,提高保證工業固廢規范處置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四)節能減排方面
加快創建生態企業,支持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實施一批技術改造升級、產品增值利用、節能減排、“三廢”處置利用和生態環境治理等工程。推動“三圈循環”,實施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和全區循環化改造,實現廢物交換利用和能源梯級利用。
加快循環經濟技術孵化平臺建設,重點建設物料共享交換和新技術引進孵化信息化平臺,以大數據、“互聯網+”推進產業循環發展,促進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互通共享。
(來源:興園研究)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