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8日援引數據稱,2019年,全國法院受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一審案件39957件,審結36733件,判處罪犯114633人,收結案數同比2018年分別上升50.9%、43.4%。
??
另據統計,過去一年,各級法院受理各類環境資源民事一審案件202671件,審結189120件,同比分別上升5.6%、3.5%;受理各類環境資源行政一審案件47588件,審結42078件,同比分別上升12.7%、0.8%。
??
最高法當日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及年度典型案例。陶凱元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最高法自2014年6月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第四次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
??
與以往相比,這份白皮書不再將環境資源案件區分為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而將其劃分為環境污染防治案件、生態保護案件、資源開發利用案件、氣候變化應對案件和生態環境治理與服務案件等五大類型。陶凱元解釋,這一改變契合目前正在推進的環境資源“二合一”或“三合一”歸口審理機制改革,同時滿足環境資源審判實踐發展和國際交流需要。
??
“二合一”或“三合一”,是指為協調因同一行為引發的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審理,統一裁判尺度,將涉及環境資源的民事、行政案件,乃至刑事案件統一歸口一個審判庭審理的工作模式。
??
最高法同日發布《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呂忠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份綠皮書以“自然年度”為時間節點,全文約30萬字。
2019年,長江保護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份綠皮書也指出,長江流域環境司法活力呈現,流域司法機制亟待創新。呂忠梅解釋說,長江經濟帶區域環境資源司法協同互動機制作用明顯,長江流域各地方法院受理的環境資源案件數量有較大增長,案件的“涉水”特征也比較明顯,但“流域性”不強。需要在建立符合“流域特性”的司法制度方面繼續探索。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