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環境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水資源形勢嚴峻,不僅水資源量難以滿足人類及子孫后代生產生存生活,水資源污染問題更是成為人類發展不可忽略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城市污水處理對于當代社會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如何普及水污染的減量、循環、復用,如何處理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選擇分別處理還是合流處理,才能在經濟許可范圍內,最大程度提升水質,是未來城市污水處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1.1 傳統活性污泥法
傳統活性污泥法所采取的是以絲狀菌為主體的活性污泥處理污水的方法,其發展歷程久遠,是基于水工程微生物學等學科發展而興起的水質處理方法。在水處理工藝中,負責日常污水處理的微生物一般處于穩定期,以保證水質處理效果穩定、效率較高。在曝氣池中的菌膠團處理完水中的污染物后,出現蓬松顏色變暗等特征,然后經過二次曝氣池過濾工作后的細菌,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傳統污泥法的優勢是,節約成本,主要靠微生物處理水質,安全性較高。這類方法在去除 BOD 以及懸浮物質時效果顯著,可以達到 93%。
1.2 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處理工藝是連續循環曝氣池,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新形式,但與活性污泥法又相差較多,其采用的是連續循環曝氣裝置,水力流態不同于傳統曝氣池中水力流態,工藝的負荷較低,且含有延遲曝氣裝置。它一般不設有初沉池,在處理過程中對于高有機物含量的污水具有較好的處理作用。這種工藝高效、便捷、易操作,且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但是由于其污水停留時間較長,工藝流程中的電能消耗較大,經濟性較弱。
1.3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也是當下污水處理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工藝方式,由于生物膜處理工藝水平,與生物膜自身的生長載體狀態直接相關,因此,其質量之間差異較大,一般主要分為固定床和滾動床,兩種主要方式,固定床中,主要以生物濾池為主要代表,在生產實踐中也較為常見。
1.4 過濾消毒工藝
過濾消毒工藝分城市污水處理的深度工藝主要分混凝沉淀+BAF+氯消毒工藝和過濾+紫外消毒工藝兩種。過濾消毒工藝,在二級處理中已經去除了大量懸浮物,和一定量的膠體與有機物,對于水質消毒,可以有效避免水質處理中的二次污染。
2 不同污水處理工藝對水質提升效果方法對比
2.1 二級工藝法
A 市主要仍以活性污泥處理法這一傳統方法進行城市污水處理,而 B 市則主要采取生物膜法(生物濾池法)作為主要處理工藝。對兩個城市的污水凈化處理效果進行了分析,發現 A 城市處理水的 CODCr 去除率是 82.6%左右,B 城市的為 77%,A 城市的BOD5 去除率是 92.04%,B 城市的BOD5 去除率約為 86.8%,而兩種工藝的無機氮處理水平又基本持平。又因為 A、B 兩市所產生污水均有工業廢水與生活廢水兩部分構成,且活性污泥處理法與水解酸化生物濾池法均為二級處理工藝,因此,對比其水質提升效果,可以認為生物膜法(生物濾池法)處理污水的效果更為明顯。
2.2 深度處理工藝比較
本文選擇了 C 城市(以混凝沉淀+BAF+氯消毒工藝為主要城市水處理方式)和 D 城市(以過濾+紫外消毒工藝為主)兩個城市的出水情況為研究對象,探究了水處理工藝對于水質提升的影響。研究表明,C 城市污水廠的CODcr與BOD5 的去除率不及D城市,可見其碳源去除能力要弱于 D 城市,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過濾+紫外線消毒工藝對于城市水質的提升效果更為明顯。
結語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 A、B、C、D 四所城市,采用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最終的取得效果,進而比較了不同凈水工藝的特點,分析出了最為理想的工藝類型。
污水處理工藝一般主要分為兩個大類,其一是二級處理工藝,其二是深度處理工藝,二級處理工藝分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和新興的生物濾池法,而深度處理工藝則主要區分了消毒手法上的不同,一種為加氯消毒,一種為紫外線消毒。最后經過研究表明使用過濾+紫外消毒工藝與絮凝沉淀+BAF+加氯消毒兩種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對于水質提升來說效果更為明顯。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